朝阳劲松老房装修哪家信誉好从北京杭州两个
最近看了两个老旧危旧小区重建的案例。
第一个发生在浙江杭州
浙江新村拆除重建工程
浙工新村建于20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由于房龄长,小区有多幢住宅被鉴定为C级危房。在“自主更新、政府引导和业主出资”的指引下,经过长达一年的调研和前期准备,2023年4月23日,浙工新村有机更新项目启动。
浙江新村施工现场,图片来自网络
项目84天完成签约,66天完成腾房。根据签约方案,浙工新村业主要承担:
1、与原房套内建筑面积相等部分的新房建筑面积改造费用为1350元/平方米,同时确保重建后置换的新房套内面积不小于原房套内面积。
2、扩建面积则按34520元/平方米收取,最多能扩建20平方米。
3、车位22万元左右1个。
根据自主更新方案,浙工新村拆除了原来的13幢多层建筑,新建7幢住宅小高层,还将配置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新设地下车位460多个。
浙江新村拆除前,图片来自网络
政府为这个项目补了旧房装修费用以及房屋建设期间的每月租房费用。对于困难家庭也给予了帮助。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
浙江老旧危旧小区更新思路就是整体拆除重建
指导原则是“自主更新、政府引导和业主出资”
4月上旬,浙江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的指导意见,其中的关键词就在于“自主更新”,把决定权交给小区居民。通过政府引导、业主出资,实施老旧小区危旧住宅的整体拆除重建。
老旧小区过去在国家推动下,也进行过外立面或者节能保温之类的改造,但是这类改造不能改变格局和设施,也不能解决房屋结构安全问题。像最近哈尔滨一栋住宅因为出现裂缝倾斜而被实施拆除。
老旧小区保温外立面改造
对老旧小区危旧小区最有效的更新方式就是整体拆除原地重建。这种解决思路核心是建设资金来源,浙江提出的思路就是业主出资。
这个也好理解,这因为涉及面广,政府是没能力去解决重建资金的,政府能做到的是在规划、建设、政策等方面给予指导和优惠。对于困难家庭给予帮助。
所以指导意见核心词汇就是“自主更新、政府引导和业主出资”。浙江方案给全国树立了一个榜样。
第二个是北京朝阳区劲松一区114号楼
劲松一区114号楼是1978年建设的一栋六层框架轻板楼,里面住着66户居民。没有电梯。多年前已经被确定为D级危楼。
2020年,由北京市政府主导,劲松一区114号楼被列为北京市首批危旧楼房改建试点,方案是拆除后原地重建,66户原址回迁。
正在拆除,图片来自网络
和杭州一样,经过一年的努力,全楼66户居民全部签约,2021年12月4日,老楼正式启动拆除。之后从建设到交房用了19个月时间。2023年原住户入户新房。
图片来自网络
劲松一区114号楼采用“四方共担”方式出资重建。政府、产权单位、居民、社会机构四方各出一点,具体是政府出资一半左右,其他三方共担一半,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每户居民的出资额降到了六七万元。
该楼地下增加了600平米面积,用于出租20年能收回投资,这是社会资本愿意参与投资的原因。
2020年北京市发布《关于开展危旧楼房改建试点工作的意见》,到现在北京已陆续有光华里5、6号楼项目、光明楼17号楼、劲松一区114号楼等项目率先试水拆除重建模式。虽然具体的操作模式不同,但拆除重建是这些危旧楼的统一模式。
推进老旧危旧小区更新需因地制宜,一城一策
我国城市建设目前已逐步进入存量时代,如何推进新形势下的城市更新改造是急需突破的难点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城镇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6.52平方米、42.29平方米。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按照平均39平米,中国城镇住宅建筑面积约351.78亿平米。按照20%房龄在30年以上,就有70多亿平方米建筑面积。
城市建设
老旧小区
这些老旧小区如果走修修补补的模式,已经不能解决房屋的使用和安全问题。这些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居住的大多是老人,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已经到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国家卫健委预计,到2035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
图片来自头条正版图库
通过浙江和北京的案例,可以看出老旧危旧小区更新改造都已经提上日程,并有了政策性指导意见。
全国各地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各地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但总体拆除重建应该是统一思路。
通过不断地尝试和积累经验,各地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应各自的模式。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个全国性面临的难题,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和标准,支持地方探索老旧小区自主更新的模式。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应该设有专门的预算资金,支持这种更新项目。
新建住宅要加强质量管理
我们国家自建国以来建设的大量房屋,受限于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到现在很多都成了危旧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了政府和住户头疼的难题。
老旧小区
现在国家每年还在继续建设大量房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销售商品房13.58亿平米,2021年是17.94亿平米,2020年是17.7亿平米,我们不看开竣工面积,单看销售面积就能看出每年建设量之大。
前世不忘,后事之师。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建筑质量,那么几十年后,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更大。